洛南县核桃壳变成“小颗粒”,激活绿色经济动能
时间 : 2025-03-21浏览量 : 6
【2025 年 3 月 21 日 陕西洛南】在洛南县洛源镇农林村的农家院落里,一场悄然发生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乡村生活图景。随着秸秆颗粒机设备将核桃壳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,这个昔日的 "穷山窝" 正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着生态资源的华丽转身。
一、点 "废" 成金的绿色智造
腰庄村智能化秸秆颗粒机生产线,每日可将 50 吨核桃壳、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转化为 12 吨高热值生物质颗粒。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显示,热值达 4200 大卡 / 千克,含硫量仅 0.03%,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。

二、三重效益的协同发展
经济效益显著:以 200㎡民居供暖为例,使用生物质颗粒日均成本较燃煤降低 20%,年节约燃料支出超 7000 元。公司产品已占据商洛市 58% 的市场份额,年销售额突破 2300 万元。
生态效益突出:项目年处理农林废弃物 2.8 万吨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600 吨,二氧化硫减排量达 182 吨。
社会效益倍增:通过 "企业 + 合作社 + 农户" 模式,带动周边 5 个行政村发展原料回收产业,创造季节性就业岗位 200 余个。腰庄村村民张老汉仅原料供应一项,年增收就达 6 万元。
三、生态产业化的 "洛南样本"
作为国家生态功能区,洛南县以该项目为切入点,构建起 "资源 - 产品 - 再生资源" 的循环经济体系:
产权制度改革:完成全县 12 类生态资源确权登记,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。
产业链条延伸: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,建成核桃深加工园区,开发出核桃肽、生物质炭基肥等 12 类产品。
市场机制创新:设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金,成功发行首单 5000 万元绿色债券,探索碳汇交易试点。
四、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
洛南县计划在 "十四五" 期间:
建成 5 个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镇
培育 3-5 家产值超亿元的生态科技企业
打造秦岭区域大的生物质燃料生产基地
开发碳汇交易、生态旅游等新型业态
这场始于核桃壳的绿色变革,不仅让 "绿水青山" 真正转化为 "金山银山",更探索出一条西部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之路。随着生物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,洛南正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标签: